人民网北京2月24日电 (李博)2月23日 ,北京首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城市建设与持续发展科技论召开,城市以韧性城市为主题 ,建设经验暨港技论北京城市建设相关经验和先进技术亮相论坛。亮相两岸
海峡两岸暨港澳城市建设与持续发展科技论设置科学 、海峡技术、澳城工程 、市建设持青年四个分论坛,展科围绕城市建设与持续发展各个领域 ,北京探讨科学前沿技术 ,城市展示研究成果,建设经验暨港技论分享成功经验 ,亮相两岸助力推动城市建设与持续发展。海峡
与会专家表示,澳城现阶段 ,市建设持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阶段。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提出 ,要推进新型城市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人口 、功能和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材料 、新能源、新工艺广泛应用 ,新产业 、新业态、新领域大量涌现。
本次论坛通过城乡建设与公共安全领域专家学者共同研究、讨论,提出《韧性城市发展倡议》,提供科技强韧、管理强韧 、文化强韧三个方面韧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实施路径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总经理王汉军表示,未来城市建设将更加注重科学技术的研究与运用 ,在此过程中,最大限度汇聚各方智慧,共同为新型城市建设献计献策 ,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新中国首条地铁线路——北京地铁1号线的勘察设计单位 ,也是行业主要设计规范的牵头制定单位,60多年来 ,我们始终以新理念新技术助推行业发展进步。当前 ,我们正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攻克技术难关等一系列工作,努力为行业实现更低碳、更环保、更绿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王汉军说。
在推进北京市高标准住宅建设方面,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总经理钱嘉宏表示 :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 、空调、照明需求 ,通过主动技术措施最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同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 。通过工厂化生产 、装配化施工、一体设计和信息技术应用,提高建筑施工精度和质量 。通过减少现场湿作业及绿色文明施工 ,减少建筑垃圾,节约能源 ,减少碳排放,从而有利于环境保护。
此外 ,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还着力打造绿色建筑+健康建筑,选用绿色、环保的装饰、装修材料 ,设置新风系统、空气净化装置,降低室内PM2.5、PM10浓度。合理规划各类房间的使用功能、采用隔音窗、楼板设置减震垫等方式 ,提高构件隔声性能,降低住宅室内噪声 ,让居住环境更宜居。
(责任编辑: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