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2月8日电(记者 赵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协和医院今天联合在京举行辉昇﹣I型体外肺支持辅助设备(ECMO)产品发布会 。辉昇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型体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以及北京市有关部门的支持领导出席,共同揭牌见证这一国产ECMO的辅助上市。同时参会的设备还有中日友好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产品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辉昇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型体北京航天总医院等合作单位。外肺
本次发布会旨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支持建立完善的辅助供应链体系和产品运营保障体系 ,打造高端医疗装备研发原始技术策源地和产业高地,设备深化医工结合协同创新,产品更好服务人民生命健康。辉昇
据ECMO项目攻关总指挥、航天科技集团一院18所所长曾思介绍,辉昇﹣I型ECMO由航天新长征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研制,已于1月17日顺利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查批准 。产品技术自主可控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总体性能和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部分指标优于国际同类产品 ,其核心技术来源于火箭伺服系统 。
伺服系统是火箭飞行控制的执行机构 ,通过精准动作推动发动机喷管摆动,使火箭在飞行全过程姿态稳定受控 。曾思说伺服系统由众多元件组成 ,涉及机械 、电子、流体等多个专业,又因为工作在发动机舱这样的一个狭小空间,所以必须高集成,而且轻质化。
正是因为高集成、轻质化的航天基因让这款ECMO拥有了有别于国外同类产品显著优点——它的整机重量不到7.5千克 ,约为国外同类产品重量的三分之一,能够更好满足危重症患者急救 、转运需求。
据ECMO项目攻关副总指挥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杜斌介绍,在2020年项目成立之初,北京协和医院就加入了这个跨学科医工交叉的ECMO技术攻关小组,主要牵头负责动物实验与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实施。此外 ,包括中日友好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在内的众多国内顶尖医院也深度参与研发过程和动物实验、临床试验。这种打破专业壁垒、科学统筹谋划 、协同创新合作的新模式,为切实解决国内高端医疗装备的"卡脖子"问题提供示范。
辉昇﹣I型ECMO的研制成功 ,是医工协同创新的结果 ,也是新型举国体制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发挥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产品上市后将大幅降低医疗支出 ,提升了我国先进生命支持设备的普及性 ,让ECMO成为老百姓在关键时刻用得上 、用得起的设备。
来源:中国日报网
(责任编辑:休闲)